|
发布人: |
|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3日 |
来源:铁岭市扶贫办 |
西丰县成平满族乡东城村李洪启是一名兽医,多年来,在从业的同时,他也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今年年初,他奔赴内蒙古、吉林等地考察学习养牛技术,引进了66头西门塔尔牛。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合财养殖专业合作社和1万平方米的养殖小区,看着一头头母牛渐渐长大,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自己富不算啥,得想法儿带着大家一起富”。这是李洪启的一个心愿。“原来村里有几个农户养牛,因为品种普通,规模小,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我加入合作社,技术、销路都有保障,县里还有‘惠农贷’政策,我买了2头牛,日子有奔头了。”说起加入养牛合作社,村民范绪杰笑了。今年52岁的他家有75岁的生病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多年来一直无法外出打工,仅靠18亩地维持生活。今年他加入合财养殖专业合作社,选购了2头牛,放在牛舍里由李洪启帮他家饲养,每天支付李洪启10元钱,用于草料、人工、电等费用。李洪启给牛上了保险,出现问题可以赔偿损失,像范绪杰这样,共有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家家都把买来的牛放在合作社饲养,等母牛产下公牛再养一年可以卖1万多元,如果产下母牛就继续繁殖产仔儿,这样算起来,每家一年平均收入近4万元。
“多亏有了合作社,去年种了12亩地的苞米,本儿都没回来,今年我每个月可以在合作社拿将近3000元的工资,饥荒终于可以还上了。”63岁的孙学文激动地说,村里有了养牛合作社后,他帮着喂牛、清理牛粪,合作社供吃供住,这好活儿上哪找去?李洪启不仅带动贫困户致富,还雇了3名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每人一年能赚3万多元。
“今年年底,准备进一套新设备——打包机。这20多万块钱的打包机能耐可大了,能方便地把秸秆搅碎,既省时又省力。等秋收后,村民都犯愁秸秆怎么回收,我直接帮他们收起来,放到合作社里,喷上益生菌储存,防火还卫生,这‘牛粮’也有着落了!”李洪启说,他准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再进50多头牛,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让更多的村民过上好日子。

李洪启正在喂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