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燕乐《鼓》
源于唐时宫廷乐队的表演形式
以鼓为领奏
在打击乐与吹奏乐相融合下
唱响千年之华音 传承文化之经典
阵阵鼓点落下历史的庄重感
还原千年盛唐宫廷燕乐的风貌
恢弘典雅,尽显王朝风范
为了还原出千年鼓乐的真实面貌
小编采访到了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长
范炳南老师!
让我们看看范老师的专业解读
//
Q
我们的鼓乐演奏中都会涉及哪些乐器种类呢?
A
我们东仓鼓乐的演出主要用到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种,吹奏乐包括笙、笛、管、箫等常见乐器,打击乐包括云锣、钹、铙、镲等金属乐器,还有皮革制成的各种鼓,包括大鼓、乐鼓、单面鼓、高把鼓等,除此之外还运用到了古筝、琵琶等乐器。
Q
这些乐器从唐代传承至今,它们和唐代时有何区别呢?
A
对于这些乐器而言,现在和唐代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演奏方式。唐代时只给皇亲国戚演奏,主要有两种表演形式,其一是席地而坐,主要是达官贵人将乐师请到家中进行表演;其二是站立行走,一般是皇帝的队伍上街,一队乐师随行,一边行走一边演奏。而到了现在,经过东仓鼓乐的改良,已经成为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Q
这些乐器在演奏中各自具有怎样的作用、声音、特色、使用方法呢?
A
在东仓鼓乐的演出中,这些乐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吹奏乐和打击乐的区别上,打击乐以鼓为核心,鼓需要演奏出强烈的节奏感,通过鼓旁和鼓心的不同敲击对吹奏乐起到指挥作用;而吹奏乐器需要发挥出独有的传统韵味,更重要的是紧紧咬住鼓的指挥。
Q
《鼓》作为宫廷燕乐,那么这里面的乐器是否规格很高只有宫廷才能用?民间是不是很少见?
A
在唐代的确是这样,鼓乐文化从宋代开始就慢慢的走向大众,而到了今天,民间已经有了很多鼓乐艺人,也有东仓鼓乐这样的演出,这门艺术学起来也没有门槛。
Q
从学习这些乐器到上台演奏,需要多长时间呢?
A
东仓鼓乐的教习过程很严格,必须经过口授心传,到师傅手把手教习,从开始学习到可以上台表演,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经过范老师的专业解读
大家想必也对演奏中用到的乐器
有了更深的了解
打击乐器钹和镲
高亢嘹亮
低沉的铙和双云锣提升节奏感
再加之管弦丝竹乐器
笙、笛、管
佐以传承千年的曲谱方式
古老的工尺谱
它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
采用板、眼标记节拍强弱
让整段鼓乐衔接更加流畅丝滑
以浑厚响亮之音
唤醒唐朝盛世
以婉转悠长之情
梦回盛世唐朝
“中国古代交响乐”
曲调丰富 形式严谨 恢弘大气
有韵律,有格调,有内涵
如此表演怎能不爱?
关于东仓鼓乐的演绎
乐器方面的考究不过是冰山一角
在演出中知晓更多奥妙
伴着盛唐鼓声
耳濡目染传承千年非遗文化
在悠悠古音中联想盛唐繁荣
在曲江美景里亲历恢弘文脉
唐代宫廷燕乐《鼓》系列下一期
习鼓60载的非遗传承人赵老师
将带来芙蓉园鼓乐社的发展历程
深入文化传承
除此之外
更有大唐芙蓉园八月即将上线的
长安少年·唐文化研学之旅
传承千年鼓文化
开启非遗传承的大门
敬请期待吧
编辑:刘哲嘉
校对:张晗笑
初审:唐子茜
复核:杜梦玉
终审:张 毅
<部分图片、字体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协商删除>
“我心中的长安”创意绘画征集活动来啦!一场艺术盛宴即将上演~
漫游曲江|聚焦“寻梦·芙蓉里”与大唐仕女共览盛世繁华
大唐不夜城丨漫步不夜之城,细数长安千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