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筑根基 增活力 解民忧
发布人: 谢丁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2日 来源:丹东市扶贫办

——丹东市驻村扶贫工作掠影

连日来,记者深入丹东市的一些贫困村采访,看到的是贫困户或利用庭院饲养鸡鸭,或在田间地头忙着发展产业,或到家门口的公司或基地打工……在宽甸振江镇大青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林永发看来,这些都是驻村工作精准扶贫的结果,从而让贫困户有能力发展产业,让村里有了实体经济,我们才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正如林永发所言,奔赴在全市各乡镇贫困村的驻村干部们,访民情、谋发展、促和谐,用真情、真心和汗水演绎着一幕幕鱼水深情的故事。

A 用最短时间成为村里人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从从事教研工作的副教授,到去农村当第一书记”——起初接到任务的市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张尉,对于这种差距悬殊的角色转换深感压力重大。张尉来到对口帮扶的宽甸步达远镇四林村才知道,这是个底子薄、基础差、交通不便的偏僻小山村,分散居住在各个山沟的村民因老弱病残、没有产业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

为了迅速转换角色,进入工作状态,进村第一天,张尉就带着驻村干部搞起了家访以后我们就是咱们村的人了,大家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有什么烦心事可以找我们说说……”张尉和驻村干部一边帮贫困户干活,一边向他们掏心窝子。中午找个大树底下休息,吃自己带的馒头和咸菜——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把每户贫困户的详细情况都了解清楚,完成了建档立卡工作。现在,全村每名贫困对象的情况,都装在张尉心里。

经过挨家挨户走访,张尉发现,四林村山多地少,依靠山林优势,改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价值,是村民们最盼望的事。

产业是脱贫的关键。张尉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向单位领导汇报,并组织36名村党员干部专程到大梨树村参观学习农业发展经验,根据四林村实际,调整种植业结构,向附加值较高的大榛子、林下参、板栗等种植业发展,同时发展以软枣猕猴桃为主的庭院经济。现在,大榛子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亩,林下参、软枣猕猴桃的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听说大榛子种植产业是条不错的致富途径,村里的贫困户着急了:我们哪有钱买树苗啊!张尉和其他驻村干部积极奔走,为村里贫困户争取价值20万元的3.5万棵大榛子树苗。贫困户也有产业了!分到了1500多棵树苗的1组贫困户姜政毅高兴地说,现在一棵树苗怎么也得五六块钱,1500多棵就是好几千块啊!明年就能见效益了,收入万元应该不是问题。而今年大榛子的行情非常好,一公斤26元,按照今年的价格,1500棵榛子树能产500公斤左右的果实,可收入1.3万元。

要说市委党校驻村工作队给我们村的帮助,实在太多了。四林村党支部书记姜政山说,4组和5组间有一条5公里长的土路,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村民为此困扰了多年。因路况差,商贩压低收购价格,5组的农产品每年少收入近10万元。驻村干部积极协调交通部门,争取资金修路,目前正在施工中。今年还建了一座冷库,修了两座桥梁,硬化1500米村组路,为四林村整村脱贫打下硬件基础。

B “电商书记为农民开辟一条增收路

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接到担任宽甸牛毛坞镇牛毛坞村第一书记任务的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耿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这项硬任务,绝无退路。耿健说,第一书记的责任重大,他不能辜负党和学院领导的信任。上任后,他和其他两名驻村干部马不停蹄地开始走村串户,与贫困户交流、谈心。当得知79岁村民扈明东为了卖点儿蜂蜜,天刚蒙蒙亮就向镇里的集市走去;还有贫困户把自家积攒的鸡鸭蛋拿到集市上出售,常常是要么以极低的价格销售,要么没有卖出去又背回来时,耿健的内心很不是滋味。

销路不畅、价格太低,是村民丰收难致富的重要原因。在农村长大的耿健很快找到了贫困的症结。何不借着互联网+’,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耿健的想法得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并为村里提供电脑等办公设备,派人上门安装调试。起初,我也有很多顾虑,到底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帮贫困户把农产品卖出去?耿健说,他建立牛毛坞土特产电商联盟,开始通过微信公众号、淘宝、微店,推销村里的农副产品。这些鸭、鹅生活在青山绿水的牛毛坞,邮寄到1500公里外,完好无损”“采山上百花之粉酿成的百花蜜,质量有保证”“牛毛坞土鸡蛋,绿色无公害,50枚一箱”……驻村干部们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这样的内容。没承想,销售首先在同事和朋友中打开了渠道,扈明东老人的蜂蜜,半月时间就卖出去50公斤。贫困户孙贵富家的鸡鸭鹅蛋比以往蹲市场多卖一倍的钱,高兴的他逢人就说:驻村工作队真是帮大忙了,鸡鸭鹅蛋卖上了好价钱不说,还不用起早贪黑蹲市场了。电商联盟经营不到两周时间,就实现销售额1.6万元。

心里有了底儿,耿健决定要把电商扶贫做大做强。现在,他正积极打造一网、两平台、三集群,整合资源通过互联网和支媒体宣传农村原生态文化,打开销售市场后,建立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成立合作社,取得QS食品销售许可,让电商成为带动千万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C “星星来的孩子有学上了

最近,宽甸红石镇官道沟村贫困户修志林的家,时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名老师正通过五颜六色的图画和教具,给一名男孩传授知识。

我太感谢驻村工作队了,是他们让我的孩子有学上了!修志林提起自己的儿子,眼里泛起泪花。他说,孩子出生时,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可后来到了孩子该说话的时候,发现儿子就是不说话。开始家人以为男孩说话晚,没当回事儿。等孩子长到五六岁时,才发觉不对劲儿。他抱着孩子到医院检查,竟得到了自闭症的诊断结论,全家人陷入了痛苦中。听医生介绍,我们才知道,这样的孩子无法与外界交流,每天24小时不能离开人看护。不过,最让我难受的是,孩子不能接受正常教育。在修志林看来,穷点儿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缺少教育。

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驻村工作队的刘永军来到官道沟村任第一书记,走访中得知修志林家的情况。我们首先想到让孩子到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刘永军说,他和其他驻村干部联系学校,帮着租房子,为修志林找打工的单位。市特殊教育学校表示可以接收孩子,但需要家长全天陪读。而修志林一个人打工养活全家,负担很重,家里的农活也离不开他。刘永军和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及宽甸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又一起来到修志林家,详细了解孩子的状况和家庭情况后,当场决定免费送教上门。由县特殊教育学校派一名固定的专业教师,每月来到修志林家里为母子俩授课,再由母亲指导孩子。

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很快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教学。修志林的儿子,成为宽甸第一个接受送教上门的孩子。记者唐莉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