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科教扶贫
科教扶贫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加快推进科技精准扶贫新亮点
发布人: 谢丁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2日 来源:西丰县扶贫办

 

西丰县振兴镇宝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西丰县振兴镇境内。成立于2014年。理事长周红旗为辽宁省人大代表、铁岭市劳动模范。随着“南菇北移”的整体推进,辽宁省作为全国“香菇”主产区,合作社发起人周红旗促使辽宁食用菌重新布局,推动西丰县挖掘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创造了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的奇迹,开创西丰食用菌特色产业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探索出食用菌从菌种研发到销售“研供产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新途径,正在向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方向迈进。未来我们将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拓宽应用领域,开拓市场、引进人才。加快提升与农副产品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为我县努力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先进位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快推进以食用菌产业中“香菇”为品牌的科技精准扶贫发展模式,打造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新亮点,打造我们西丰的“爱心香菇”品牌。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合作社位于振兴镇,合作社目前有员工30人,其中办公室、培训室、营业室、农机具车库等1000平方米、机械零件储备库100平方米,农业科普基地500平方米,食用菌原种场200平方米,新品种试验基地 200平方米。各种农机具30台(套),总资产1500万元。截目前,联合社共有11合作社。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合作社内设了菌种生产研发部、农资经销服务部、农业技术作业服务队和产品销售回收加工服务部和电子商务服务部,形成了依托食用菌产业基地,由合作社统一培育菌棒、由养殖户种植食用菌、由公司统一回收食用菌并销往全国各地的产、供、销于一体的经营模式。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合作社固定资产逐年递增,生产经营能力逐年提升,实力累积逐年增强,产业逐步显现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势头。

二、合作社运行发展情况

1、因地制宜,确定项目。

西丰各个乡镇大多数农民以种植玉米为主,每年都以卖玉米的钱作为主要的家庭经济来源。近几年玉米收购价钱和销量都不景气,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受限,农户也急需其他脱贫致富的出路。

西丰作为“中国绿色食品基地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西丰县,尤其是振兴镇的自然环境适合于食用菌的种植。西丰县的“冷资源”得天独厚,振兴背靠冰砬山,昼夜温差极大,最大温差可达22℃。振兴镇又坐落于诚信水库的上游,空气湿度大,最大空气湿度可达96%。除此之外,冰砬山的林木资源丰富。这些都为食用菌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

2、          稳步推进,形成规模

西丰县振兴镇宝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司立足实际不断创新食用菌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实施“大户带小户”、“公司+合作社+基地 + 养殖户”、“公司+合作社+联合体”的经营模式,重点发展合作社、联合体等经营管理主体。多年经营也已经证明了食用菌产业可以成为我县脱贫致富的有效经营模式。三年来,我合作社所带动的食用菌产业规模呈几何式增长,以振兴一个镇为例,2014年产80万菌棒,2015410万棒,2016年发展到了800万棒,一年翻一番甚至两番。同时,振兴镇香菇产业也已经发展到了安民、更刻、凉泉、和隆等乡镇,总规模达到了1300万棒。

3.带动乡亲,初见成效

目前,振兴镇种植户已经达到了200余户,常年用工500多人,占地1000余亩,钢构大棚1000多个,带动了600多贫困户脱贫。就以2016年为例,每年从秋收到春耕,振兴镇5个合作社生产菌棒每天用工500人,每天每人80元,一天劳务支出4万元,这些钱都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实现了零散整合、规模经营、集约发展、共同致富的目的。

在周红旗的带领下,合作社也一直致力于帮扶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在2016年除夕将近时,周红旗带领部分合作社的员工,深入到振兴镇13个村子,为村中的特困户、残疾人及孤寡老人送温暖,共帮扶14户,共计7000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周红旗还为部分残疾人、孤寡老人及特困户在合作社中提供就业的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让这些人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4、抢抓机遇,谋求发展。

国家有扶贫政策,我省对于食用菌产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我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就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并提出合理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面积,积极推进设施农业,食用菌生产等,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由此从各方面看,食用菌产业可以成为我县脱贫致富的新出口。

目前我合作社主要有两方面的经营项目,一是菌棒的生产和销售,二是食用菌的收购和销售。首先,我们通过全自动化生产的方式生产菌棒,自动化生产的优势就在于效率高,菌棒产量高、残品率低和出菌率高。我们将所生产的菌棒以合理并较低的价格销售给与我们合作的农民种植户,提供给农户用于食用菌的种植。然后,我们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户所种植的食用菌,经过处理后再对外销售。

就现在的发展形势,2017年,特别是受今年玉米价格的影响,很多此前处于观望的农户也下定了决心种植香菇,目前在我镇甚至我县食用菌种植户大幅增加,而菌棒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这样直接导致通过种植食用菌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道路受到限制与阻碍。

4、科技创新,打造品牌。

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产量的增加并未带来经济效益的明显增长,如何从种植技术、种植结构等方面做出调整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今年3月,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县政府与吉林农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确定振兴镇为县政府建设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区。我们合作社光荣的接受在示范区研究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最佳配方,开发适合西丰发展的黑木耳、香菇菌种的任务。我们投入专门的大棚进行品种的试种、试验。并且我们主动向政府相关科技、农委等部门联系,在我们的基地办公楼二楼用占地150平方米房间投资10万元,建设了全县第一家食用菌科普展厅。现正在筹建食用菌菌种生产场,为新品种研发提供生产、试种、试验、示范、推广一体化的全程服务。同时我们正在努力引进人才,开拓市场,建设现代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流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产业发展由科技支撑、人才引领提供艰实的基础。我们与本地高校铁岭师专合作,共同组建“宝丰食用菌产业化科技创新团队”,共同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我县下一步申请以我县为核心建设“铁岭市食用菌行业协会”,“铁岭市食用菌产业化创新团队”、“铁岭市食用菌产业化科技创新联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目前我们正在与铁岭市供销社系统拟建设的“网上供销社”合作,共同开拓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新市场,打通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流通渠道,建立食用菌产业的“大数据”,食用菌电商,为食用菌产业发展能踏上“一带一路”的快车道驾桥铺路,保驾护航。共同打造我县食用菌产业新品牌,打造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社在食用菌产业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一是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战略规划目标不明确,产业发展的生产销售、科技服务、人才销售、产业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各类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二是虽然县政府已与吉林农业大学开展了新产品研发,但科技研发力度进展与市场需求对接进度匹配度不够,农民对新品种的试验推广认识不够。另外产品无质量检测体系、无商标、品种单一市场化经营运作很少;三是本产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单一的农商直接对接销售模式制约市场发展,急需扩大销售渠道,建立产业信息队伍和销售队伍;四是目前菌种生产达不到农户需求、农业加工生产的前端新菌种研发、生产出现瓶颈。产业中端加工、冷藏等环节已吸引一批行业产业南方客商来我县建厂,但如何与他们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产业后端销售、物流链条的不畅通,产为发展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发展急需规模化、自动化;产业信息、市场开拓、科技研发及转化、管理技术和销售人才队伍这三大服务食用菌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的建设迫在眉捷,否则将制约我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五是政府在产业扶贫方面如何通过产量的增加实现经济效益的明显增长,如何从种植技术、种植结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科技支撑、营销渠道和市场化建设等方面做出调整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

四、下一步的打算

今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扩大我们的菌棒生产规模,就有足够的能力为我镇、我县更多的食用菌种植户提供菌棒,提供种植原料,也能为更多的农民提供更为充足的脱贫致富的出路。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实践,我合作社有能力,也敢担保,对于种植户所种植的食用菌,我们不仅提供种植原料,我们也给予畅通、完整、正规的销售通道,从而解决了销售环节。通过我们合作社可以实现农民种植户的“产-销”一条龙的服务,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从而也协助政府尽快完成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我合作社计划在未来几年里,建设成西丰县食用菌全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产业信息服务的产业链集团,县、市省级示范社,把我们镇打造成省级“中国食用菌之乡”。我们的发展定位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领跑者、示范者、推广者。我们的发展总目标是计划在2017-2019年期间,经过三年时间产业发展,西丰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将以宝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销售额突破1-2亿、带动农民就业2-4万人,产品销售覆盖全球化、形成3-5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同时我们要继续做好科技扶贫,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

技人才支撑的工作。我们要深刻理解国家有关农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政方案,以科技为支撑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经济发展。一是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好我们振兴镇食用菌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做好标杆、示范工作,发挥好引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作用。二是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竟争力;加快建立食用菌菌种生产场建设工作,为将来建立食用菌研发中心做准备,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加大与吉林农大等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为着手建设“铁岭市食用菌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食用菌行业协会”“铁岭市食用菌产业化联合创新团队”助推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积极努力把基地建设成市级、省级“星创天地”新型农业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省市级众创空间,助力农业创新发展。

具体目标分为:建立研发中心、实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建立二级菌种生产中心,实现菌种自给;建立生产资料供应中心,提供物资和设备;建立 冷链运输体系;建立食用菌电商基地;建立食用菌人才培训基地;建立食用菌科技服务和产业服务中心。建立食用菌大数据中心。建立县级、镇级、村级“网上供销社”运营中心。

五、科技精准扶贫 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战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惠民富民号召,也是党和国家在当代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人大代表都有责任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走共同致富之路。我们将打造科技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新亮点,在食用菌产业扶贫中探索一条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扶贫模式。吸纳贫困户入社,规范合作社的管理。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三年内拟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贫困户人口120人。合作社拟申请扶贫贷款600万元,合作社自筹1200万元实现以合作社的产业项目,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是一个新课题。希望合作社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业务指导帮助下,把精准扶贫这个新课题纳入了议事日程,纳入食用菌生产生产经营活动中。

1、学习先进合作社经验,确定好产业扶贫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注重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成员合作致富,逐渐成为当前脱贫攻坚战的一支有生力量,合作社不仅可破解了输血式扶贫的瓶颈制约,而且创新了造血式扶贫工作机制,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参与生产实现收益。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带动就业实现收益、获取分红实现收益、壮大集体实现收益。用于开展以村集体为经营主体,以折投量化、入股参与、致富带头人引领等方式,以政策资金和社会扶贫资源为保障,壮大村集体经济,吸纳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

2、确定产业扶贫模式

合作社产业扶贫的经营模式,是以合作社为产业龙头,以目前已辐射带动的振兴镇11个基地及将发展的基地为产业载体,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扶持对象,以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优先就业和入股分红为扶持方式,以三年为一个扶持周期,带动精准扶贫稳定、持续、高效、建康发展。

对合作社下设基地。通过宣传指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三种方式开始科技扶贫:

第一种:扶贫互助金借款由合作社“五统一”模式。

由合作社用扶贫互助金借款统一提供建设生产大棚及生产资料,吸纳贫困户入股,贫困户通过劳动就业可获得收益,年终还可以此入股金分红。具体方式为以自愿申请借款扶贫互助金1.6万元入股合作社。此借款是以合作社统一建设200个大棚的形式入股,按照目前经营状况,凡是入股者将在今后三年里,参加劳动就业,每个人可管理5个大棚,这样可吸纳40户入股。累计使用扶贫互助金320万元。合作社还将对这些大棚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资料、生产成本为贫困户垫付资金,使用扶贫互助金250万元。另外对有土地的贫困户可以土地等其他入股形式合股合作社,争取吸纳10户合股。这些入股的贫困户将可以在以下岗位就业。合作社作为全县食用菌科技扶贫的领头社,我们在新建的菌种生产场、未来将建设的加工厂、食用菌电商、销售点、合作社建立网站、信息平台、合作社对外宣传及生产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开展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研发投入计划使用互助金30万元,培养40个贫困户就业。另外通过开展食用菌“认领农业”吸纳志愿者投入,建立“爱心大棚”,吸纳贫困户就业。

这样合作社今后三年里合计使用扶贫互助金600万元,建档立卡户100人,带动贫困户就业120人。

第二种:开展食用菌“认养农业”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志愿吸纳贫困户生产模式。

由于我们合作社是全县食用菌产业的龙头合作社,全县的食用菌科技研发、菌种生产场、食用菌科普基地、产业创新联盟等基地所在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菌类文化、乡村旅游、科技扶贫、食用菌电商将会吸纳着大批社会各类有爱心的人参加。我们合作社拟开展全县第一家食用菌产业的“认养农业”模式,合作社自筹资金再新建200个大棚,并投入生产成本,设计多种方式吸纳社会志愿者加入。这些大棚为科技产业扶贫志愿者“爱心大棚”。这些大棚的生产工人全部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我们计划为40户吸纳来就业。我们合作社这项资金拟投入640万元。

第三种:开展科技扶贫,建立菌种场,通过开展食用菌电商,打通产业流通渠道模式。

我社自20173月开始完成我县与吉林农业大学科技扶贫试验基地建设工作以来,深深感到产业的发展是依据市场的变化来生产,消费者的需求来加工,科学判断产业的未来,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抢占市场,吸引消费者,才能获得更多利益。因此我们拟在今后三年主抓三个环节,第一个是建立菌种场,与吉林农大共同试验适合我县的新品种,在我们社试验、示范、推广到我县其他社,将来投入市场。第二个是明年建立产品加工项目,走到食用菌初加工、深加工领域,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第三个是加大食用菌销售环节建设,加入我市要建设的“网上供销社”项目。建立我县的食用菌产业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食用菌电商,培养专业销售人才队伍,培养食用菌产业经纪人。实现线上线下食用产业的大发展,吸纳社会有爱心的各界志愿者加入我们的全产业链条,建设“大产业、大科技、大渠道、大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3、拟科技精准扶贫运作程序

入股者和合作社签订书面借款入股合同。合同约定:(1)入股贫困户不承担偿还互助金本金和资金的占用费。(2)合作社和“香菇”栽培基地优先安排入股贫困户,因人因技择岗就业,不出家门即可赚钱。(3)合作社年末分配决算时,不论盈亏,保证入股贫困户500元——1000元的股金分红。(4)锁定联保责任。我镇目前的11个村的“香菇”栽培基地,按实际互助金资金使用金额向合作社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合作社向镇扶贫办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并签订书面借款协议书,分别明确并承担各自的法律责任。(5)合作社和11个香菇加木耳基地生产联动互助。统一技术指导、管理,专人负责;产品营销统筹;生产资金和产品收入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统一投入的固定资产按份额分别拥有产权;合作社统一决算分配,统一分红。

4、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香菇加木耳栽培基地继续巩固并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业精准扶贫力度。(1)吸收农民特别是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家庭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让农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土地流转中取得利益最大化。(2)以准项目(香菇加木耳栽培项目)、小规模(房前屋后土地)、联动式(资金、生产、管理、销售和合作社同步运作)的生产经营方式,直接带动农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生产,直接收益。(3)经过三年扶持仍未脱贫,合作社将继续产业项目扶持,直到实现真正脱贫。

5、合作社制定了精准扶贫就业安排计划和就业人员培训计划。

精准扶贫就业安排计划,从2017年开始至2018年为第一阶段,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就业,合作社计划安排就业农民1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合作社根据生产要求,设置就业岗位120个,供农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择适当岗位就业。就业人员每人务工时间平均约为12个月,每人每天工资80——100元,即每人月工资2400——3000元,如有计件,工资可以更高。预计参加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可达6000元。以后两年的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再拟定。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