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扶贫杂志 -> 2016辽宁《扶贫》杂志第7期 -> 扶贫驿站
扶贫驿站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乡村教师一生捐款40多万
作者:蒋洛水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6日

 

  蒋国珍1930年出生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参过军、打过仗。全国解放后,他先后在新干县城关区政府、新干县公安局、铜鼓县政府等政府机关工作。1953年,蒋国珍被组织派到乡村小学做代课老师,走上了从教之路。1983年,他因病离休。 

  自从1979年将国家补发的9600元工资捐给希望工程以来,蒋国珍已资助了2万余名学生,累计捐出40多万元,超过了他的工资收入总和,这是因为蒋国珍在捐出工资、退休金之外,又捐出了种田、捡废品和他自己受捐助的款项。今年1月,他还拖着病体搭车去罗坊镇取出工资卡和存折上的1.4万元,送给贫困大学生交新学期的学费,自己的存折上仅余1.36元。 

  这些年,无儿无女的蒋国珍自己过着吃红薯、穿破衣、捡破烂的“苦行僧”生活,把全部收入和精力都用于捐资助学。他自己久居危房却不肯花钱修缮,最后房屋倒塌。当人们从瓦砾中救出蒋国珍时,他的侄女哭着说:“叔,你这不是用钱,而是用命在助学扶贫啊!”蒋国珍被安排进入罗坊镇敬老院居住。 

  2016年3月,蒋国珍因鼻咽癌脑转移在新余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他对医护人员说:“别给我打这么多针,不起作用了,浪费。”4月21日,躺在病床上的蒋国珍提出捐献眼角膜,“我是党的人,当国家需要的我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生命。在我百年之后,我希望捐出眼角膜,帮助有需要的人”。4月30日,86岁的蒋国珍在遗体捐献自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蒋国珍奉献了自己的所有,留给我们一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