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丰县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西丰县扶贫开发工作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人: 芦星宇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0日 来源:西丰县扶贫办
 

习近平在201511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经过全县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县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为了巩固扶贫成果,进一步做好今后五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贫困村整村销号、彻底摘掉贫困县“帽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及《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辽委发20163号)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二五”回顾

第一节  主要成就

过去五年,我县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两大目标,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环境综合整治、社会事业建设为重点的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成就有:

(一)专项扶贫稳中有进。建档立卡工作奠定精准扶贫坚实基础;到户扶贫、移民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产业化扶贫工作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共安排专项扶贫资金8285.2万元,共扶持贫困农户67692户。

1建档立卡规范精准。“十二五”期间,我县建档立卡工作共识别出贫困村120个,贫困农户40560户,贫困人口132221按照省扶贫办建档立卡工作要求,我县认真开展了建档立卡工作,成立了西丰县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乡镇扶贫干部座谈会,制定了《西丰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在郜家店镇平原村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试点,举办了全县乡村建档立卡工作培训班,对全县174个行政村进行了宣传发动。成立了村级民主评议小组,负责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公示、上报等程序,真正做到了规范精准。

2、到户扶贫有序开展。“十二五”期间,到户扶贫项目共扶持38757户贫困农户,使用扶贫资金6125.7万元,共成立了139个扶贫互助协会。每个互助协会均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为非营利机构,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专用资金账户,每个互助协会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每年都举办了互助金政策宣传培训班,给项目村每个农户印发《致全县实施互助资金扶贫村农户的一封信》。县扶贫办成立了扶贫互助资金督查小组,分三阶段对到户扶贫工作进行督查,严格监控每个环节进展情况,监管资金使用情况,杜绝违规现象发生。

3、移民扶贫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以整村(屯)搬迁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完成移民安置473户,投入扶贫资金1288万元。通过移民与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确保了移民户“搬得出、住的稳、能致富”。

4、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扎实有效。“十二五”期间,我县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8462户,使用扶贫资金365万元,培训工作坚持做到“三贴近、两增强、两确保”,即:贴近市场、贴近县况、贴近农民,真正做到培训一人,带动一户。

5、产业化扶贫长足发展。“十二五”期间,使用贴息资金和产业扶贫基地示范项目资金506.5万元,确定省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11家,累计带动贫困农户20000

(二)社会扶贫成果突显。辉山乳业、茅台酒业及东阿阿胶大项目落户西丰,为我县注入 “造血”新动力;定点包扶款物大量投入,各项事业有效推进。

1、重大项目落户西丰。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辉山乳业(西丰)全产业链项目、茅台酒业集团保健酒及保健品加工项目、东阿阿胶集团(西丰)健康产业园项目顺利落户西丰。其中,辉山乳业项目总投资68亿元,茅台酒业集团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东阿阿胶集团项目已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累计注入资金超过2亿元。

2、定点包扶力度加大。省国资委、省委统战部、沈阳建筑大学等18家单位,长期深入定点包扶乡镇开展调研,有针对性的对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帮困资助。市委、市政府对我县定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支西”领导小组,由市领导牵头,抽调专门干部负责招商引资和协调督促“支西”工作。县委、县政府也加强我县班子建设,市里已经加强了我县领导干部配备,提高了相关待遇,调动全县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

3、驻村工作全面推进。按照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关于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县积极开展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全县120个省级贫困村由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派出120个驻村工作队帮扶,其中省派17个、市派43个、县派60个。根据我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由我县派出54个县(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扶没有列入贫困村的54个行政村,实现了全县174个行政村驻村工作队100%覆盖。县委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县委考评督查室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帮扶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组采取进村入户走访的方式了解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情况,查看驻村工作队的三年工作计划和帮扶目标,及时将督查情况通过《西丰督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查找了工作不足。截至目前,所有帮扶单位均已组建完成驻村工作队,共有驻村工作队队员527人。所有驻村工作队均制定了帮扶方案,明确了帮扶目标。

驻村工作队活动的开展,汇聚了省、市、县三级对我县脱贫工作的重视,促进了村级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让全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具体成就有: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各级帮扶单位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物资资金,使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二是农村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缺路子,农民增收致富缺项目的实际问题,各级帮扶单位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帮扶村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协调引进发展项目,扎实开展科技培训等活动;三是贫困群众得到了进一步救助。各级帮扶单位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切实把困难群众的疾苦放在心里,付诸在行动上;四是文化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级驻村工作队进驻后,对丰富广大农民群众业余生活,改善农民文化生活条件也做了大量工作。

(三)行业扶贫同心协力。全县各部门立足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加大扶贫事业投入,每年投入各类资金2亿元以上,惠及全部贫困农户。

1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以推广各类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种养业生产效率为主要内容,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大规模培养种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及农民技术员。同时,推动农户机械化耕作。
    2、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结合村镇行政区划调整、移民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物流等工作,加强了乡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改善了乡村公路网络状况,提高了乡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

3、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我县着力解决贫困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安排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解决贫困村干旱缺水问题。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灾毁水利工程修复。

4、优先发展农村文教事业。我县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减轻贫困村、贫困户教育负担。实施农村初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强宿舍、食堂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5、加大弱势群体扶持力度。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采取了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等有力措施。

第二节  主要问题 

(一)贫困群体规模依然较大。经过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后截至2015年底,我县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916户,41900,有1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且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脱贫致富难度大的问题;产业更迭缓慢,脱贫致富缺乏产业支撑;科技文化相对落后,扶贫开发后劲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困面貌改变难度大。

(二)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虽然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越来越重视,县委、县政府也逐步将扶贫开发提升到新高度,但仍有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干部扶贫意识薄弱,没有把扶贫与其他各项工作同等对待,没有落实好领导责任制,把扶贫开发工作简单理解为“送钱送物”,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真扶贫”的重要性。

(三)全县“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扶贫开发逐步呈现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但我县“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主要表现为,专项扶贫地位偏重,没有与其他政策有效融合;社会扶贫形式不够多样化,有待进一步推进;行业扶贫尚未有针对性的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倾斜,需进一步引导。

(四)扶贫开发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目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仍倾向于跑项目、争资金的方式,不适应新形势下精准扶贫的要求。一是精准扶贫对象的确定无法达到百分百瞄准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贫困对象扶持方式还未精确到每一户,尚未完全实现由“大水漫灌”变成“滴灌”;三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比较陈旧,流程仍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

(五)贫困农户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薄弱。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贫困群众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小富即安”思想根深蒂固,等靠心理严重,自身发展的意识薄弱;部分有发展意愿的贫困农户,由于缺少相应的生产技术,缺乏稳定的产业支撑,致富办法不多,加上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家庭底子薄,致富心切但力不从心,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第二章 发展形势和机遇 

第一节 国内形势

(一)党中央和领导高度重视,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重要讲话20多次,内容2万多字,国内考察25次,其中14次涉及扶贫,有7次是把扶贫作为主要内容,连续3年第一次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看真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总书记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贫困人口的收入和贫困地区的人均GDP应该达到2000年全国的人均水平。如果能够实现上述两个目标,我国就基本解决了绝对贫困人口和绝对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今后五年的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三)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实现扶贫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有效衔接。当前,国家不断推进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惠及到贫困落后地区,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扶贫工作也由原来的专项扶贫向全方位扶贫进行转变。今后的扶贫开发,需要更好地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衔接好,形成政策合力,在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键领域,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贫困人口身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为下一步推进扶贫开发提出了更大挑战。经过近几十年的规模化、系统化扶贫,很多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居民率先实现了脱贫和稳步致富。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林缘区、高原高寒阴湿区、极度干旱区、水土严重流失区等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如何做到这些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成为下一步工作的挑战。

第二节 县内形势

(一)县域情况

西丰县地处辽宁省东北部,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过渡带、二省四市七县区之间,地貌结构为“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区域面积268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74个行政村,人口35万。西丰素有“中国鹿乡”、“中国野蚕之乡”、“东北道地中草药材之乡”等美誉,在全国第一批以县为单位整体通过绿色环评,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绿化模范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重点林业县、卫生示范县城、园林城,同时也是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

(二)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十三五”期间,我县共有贫困人口41900人、16916户,贫困人口主要致贫原因有:

1、因病致贫。11289户,26793人,占63.94%,是第一大致贫原因。虽然大部分贫困户有新农合可以报销部分医药费,但是有些疾病不在报销之列,超支部分的负担还很重。

2、因缺少资金致贫。1762户,4852人,占11.58%,是第二大致贫原因,部分贫困户虽然有劳动能力,但缺乏启动资金,难以脱贫致富。

3、因灾致贫。921户,2599人,占6.20%,干旱、洪涝、大风、暴雪等灾害致使生态恶化、生产滞后,生产生活水平迅速下降。

4、因缺少技术致贫。815户,2225人,占5.31%,有些农户有发展产业的动力和意愿,但缺乏相应的生产技术知识,生产项目止步不前导致贫困。

5、因残致贫。407户,1035人,占2.47%。少数残疾人因缺乏劳动能力而致贫。

6、因学致贫。313户,1015人,占2.42%,有初高中和大学在读生贫困家庭因学致贫。

7、因缺少劳动力致贫。367户,744人,占1.78%,以单独生活的老年家庭为主,导致贫困容易脱贫难。

8、因缺少土地致贫。290户,724人,占1.73%,有的贫困户家庭人口较少,所分得的土地有限,且没有其他的经营性收入导致贫困。

9、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102户,234人,占0.56%,这些贫困户大多为好吃懒做、好逸恶劳。

10、因交通落后致贫。3户,8人,占0.02%。目前全县农村交通条件已经明显改善,因交通落后致贫的贫困户很少,非主要致贫原因。

11、因缺水致贫。4户,9人,占0.02%。目前全县贫困户基本都有饮用水、生活用水,缺水户占少数,非主要致贫原因。

12、其他原因致贫。643户,1662,3.97%,这部分贫困户致贫原因较为复杂,如子女婚嫁花费过多,致使家庭致贫;生产经营不慎,经济损失严重致贫等。

(三)县内扶贫开发形势分析

从全县扶贫现状看,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贫困人口多。全县还有贫困人口4万多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5%。

二是贫困程度深。全县尚有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贫困人口1.9万人,占全县总贫困人口的46%,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的区域,且自我发展能力特别弱。

三是脱贫成本高。现有贫困人口基本是复合型贫困人口,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常规措施难以实现稳定脱贫。同时脱贫人口因灾、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返贫压力大。

四是返贫压力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因灾返贫人口逐渐增多,因学、因病返贫问题也较为突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难度大。

五是脱贫环境趋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方面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另一方面各级财政大幅增收,增加脱贫攻坚投入难度增大。

第三节 发展机遇及有利条件

一是有良好的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扶贫工作的不断重视,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省政府落实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1127日至28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方法,李希和陈求发同志随后在全省传达了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并提出了新要求,都为“十三五”期间西丰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省、市帮扶西丰力度不断加大,各大项目落户西丰,必将对西丰经济产生强势拉动影响,此外,各级各界更加关注西丰、助力西丰,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空前高涨。三是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县已确立一条符合西丰实际的发展思路,建设“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三大功能区划”的制定更为西丰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全县上下士气高昂、干劲十足,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四是长期以来西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吸取了很多教训,为西丰继续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李希和陈求发同志战略思想为纲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壮大县域经济为中心,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人民增收为目标,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紧密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积极推进“三化”进程,开启建设“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美丽西丰新征程。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1、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3、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切实做到 “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4、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5、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6、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第三节  奋斗目标

“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全县脱贫“摘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确保在2020年的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实行“五年两步走”,三年内使现行标准下41900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2016年脱贫17000人、2017年脱贫14900人,2018年兜底脱贫10000人),后两年进行查缺补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脱贫标准:贫困人口脱贫以户为单位,以该户年人均纯收入连续2年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有安全住房、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为主要衡量指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至少掌握1项就业创业技能,参与1项增收项目,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未成年贫困人口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素质,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遏制。低保户、五保户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

——确保三年内实现1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2016年至2018年每年脱贫40个村)。贫困村脱贫标准:以贫困村贫困发生率3%以下为主要衡量指标,综合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指标。全村不再有危房,实现“四通四有”(通安全稳定电、通广播电视信号、通宽带互联网、通乡村客运;有安全饮水,有致富增收产业,有达标合格的村卫生室及医生,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递增不低于10%。全社会创新活动能力显著增强,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摘掉西丰贫困县“帽子”。贫困县脱贫标准:以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连续3年县人均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为主要衡量指标。

——社会建设在更高水平实现“五有”,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城乡居民收入均有大幅度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争取达到省内44个县前30名以内。

——五年内改善全县900D级危房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条件,年均实施新建、翻建危房户150户以上。

——农村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有效改善,农村水、电、交通、广播、网络等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城乡居民知识水平,使人口素质、自我发展能力有所提升,人民精神面貌有所改观。

——生态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建设和保持“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自然环境,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章 重点工作

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原则和“五个一批”办法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李希和陈求发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分类帮扶,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定的意志、更自觉的责任担当、更精准的思路举措和更超常的力度,做实功、用实劲、求实效、打好政策组合拳,构建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等多方面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开发格局,坚决打赢全县扶贫开发攻坚战。将全县41900人口全部按照“五个一批”对号入座,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扶贫和翻建改造安置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发放学费补助和生活补贴实施教育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第一节 专项扶贫

对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到户扶贫、产业化扶贫、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等专项扶贫政策,实现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开展移民扶贫工作实现“通过移民扶贫和翻建改造安置一批。”

(一)突出建档立卡“抓真贫,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对象。近两年我县精准扶贫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成效已经显现,同时也要看到,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有一个过程,扶贫对象要进一步精准,提高准确度,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扶贫方式要进一步精准,提高针对性,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扶贫资源要进一步精准,提高有效性,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做好全县贫困人口的监测评估和动态管理,要及时实行逐村逐户脱贫销号,做到脱贫到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十项工程,大力发展适合我县实际的电商扶贫工程、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等新兴工程。所有扶贫项目及工程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这一大前提,把每年计划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帮扶措施有效对接起来,构建新型“滴灌”式的“到人到户”扶贫模式,在“要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到精准,切实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二)突出培育产业“强支撑”,继续开展以互助资金模式为主的项目到户扶贫工作。年内,以互助式扶贫为主要手段对有劳动能力的20900个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立足当地资源就地脱贫。每年给予每个贫困人口不少于2000元的互助资金扶持,用于直接参与生产,解决贫困户基本生产资料不足问题,也可以作为投资资金入股养殖、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对符合县、乡主导产业项目的,扶持资金可以提高到30000元计划投入扶贫互助资金4000万元,新增实施互助资金项目村35个,使全县开展互助金的扶贫村达到174个全覆盖,互助资金总额达到一亿元以上,每个村互助资金达到60万元。资金运作采取“二加二”模式,即乡、村加农户、企业,具体可以采取村对农户、乡对农户的模式发放借款,产业发展由农户自主经营;也可以采取村对企业、乡对企业的模式发放借款,由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空间发展布局以打造三大功能区域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南部特色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柞蚕、中药材、鹿、烟叶、苗木等特色产业,推动柞蚕、榛子产业协调发展,稳定放养柞蚕50万亩;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以蔬菜标准园基地创建和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为核心,新建1个现代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区,调整优化内部结构,打造蔬菜、食用菌、瓜果等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中部重点发展新市镇工业加工、农业龙头企业、畜牧养殖、牧草、绿色稻米、食品生产基地通过实行这种新模式新格局,使每个村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家庭都有稳固的脱贫致富项目。

(三)突出扶贫培训“拔穷根”,加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三年内,对有劳动力的家庭,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基本生产能力,带动6000名贫困青年劳动力脱贫。一方面,继续开展针对贫困青少年的电工、焊工、车工、计算机、月嫂等就业技能培训,当年参加培训并获得“两证”(培训合格证和职业资格等级证)的贫困人口进行扶持,三年扶持1200人;另一方面,围绕乡村主导产业项目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三年培训4800此外,积极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为全县有创业欲望和致富信心、责任心的贫困农民提供专业培训。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实现1人就业、掌握1门实用技术,每个村有1名致富带头人。在做好以上工作基础上,创新开展“就业创业与‘互联网+’”项目培训,推进互联网在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销售、各环节的普遍应用,建设“智慧农业、智慧农村”。

(四)突出龙头企业“强带动”,着力做好产业化扶贫工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以独具西丰特色的鹿业、柞蚕业、养牛、中草药材四大主导产业为依托,通过辉山乳业、茅台酒厂等重大项目及11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相关农户发展产业,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户、贫困人口12000人,达到人均年增收2000元、户均增收7000元的目标。以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蔬菜批发市场等项目,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年内,将扶贫龙头企业稳定在12家左右,与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相结合,优先安排20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五)突出移民建房“保康居”,积极推进移民扶贫工作。“十三五”期间,计划对全县建档立卡中无房户和D级危房户实行新建或就地翻建,补齐短板中的短板。全县扶持900个贫困户3150。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帮助移民户发展生产项目,与培训等扶贫政策相结合促进移民户就业,确保移民户有业可就,做到“稳得住、能就业、有保障”,实现建一户、脱贫一户。为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西丰县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确保高质量完成每年移民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更要做好需要移民扶贫农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分清类别,建立档案,分步实施。

第二节 社会扶贫

充分发挥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等社会扶贫引领作用,重点开展驻村工作,是扶贫开发的有力保障,需全面推进。

(六)突出牵手结对“补短板”,强化定点扶贫工作。“十三五”期间,要继续争取省国资委、省扶贫办和相关单位、企业的全力支持,努力使定点包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由“给钱、给物”向“帮助上项目、帮助联系项目”转变。争取每年获得帮扶单位物资不少于1200万元。此外,还要全面落实驻村工作,继续执行“牵手计划”,在现有驻村单位基础上,继续争取更多县(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入驻村工作,实现“一村一业一单位”,即一个村选择一个扶贫主导产业,确定一个帮扶单位,同时,我县将动员全县广大机关干部,对贫困户实行“一帮一”,每个机关干部每年帮扶一个贫困户,帮助其坚定发展信心,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实现“一户一策一干部”,真正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力争到2020年,社会扶贫帮扶贫困户不少于3000户。

(七)突出公共服务“促发展”,充分发挥“三卡”作用。一是扶贫卡:在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贫困户扶贫卡发放工作,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微机档案”。通过精准扶贫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健康卡: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管理一体机项目,落实“东软”集团提供全县每千人一台设备的工作。将村民体检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个人健康信息档案,适时评定健康情况,及时提醒注意事项,实现对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动态化、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三是诚信卡:我们与人民银行共同研发居民信息采集系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评定诚信等级,作为金融系统资金投向,乃至政府各类政策扶持的导向。通过建设“诚信卡”,鼓励银信部门开展信用贷款,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行业扶贫

“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部门重大项目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倾斜,适当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制定和实施贫困村通动力电视规划,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瓶颈。

(八)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打赢不留“锅底”的脱贫攻坚战。

一是要“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3000个贫困人口,通过两种方式来脱贫:对患有大病、残疾的贫困人口,将联合实行大病救助、应保尽保;对其他因病致贫的人口,通过医疗救助扶持解决。民政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政策,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二是要“通过发放学费补助和生活补贴实施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对全县因学致贫的6000个贫困人口,通过教育扶持解决,对高中、中职、高职、大专以上学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由教育局负责,会同扶贫办,建立贫困学生台帐,发放学费补助和生活补贴。要重点做好职业教育培训,让贫困家庭子女掌握一技之长,既扶贫,又扶智,还要扶志,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是要“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贫困户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10000人,由低保政策来兜底。由民政局负责,会同扶贫办,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体系,实施低保标准线和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体制,统一识别,统一确认,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实行低保兜底,彻底打赢不留“锅底”的脱贫攻坚战。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落实各级领导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各级扶贫干部要强化扶贫意识,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分工任务,县负责统筹协调,乡镇负责组织落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要建立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十三五”前夕,我县已经与各乡镇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出现各种问题直接问责第一负责人。

(二)强化乡镇扶贫队伍建设。“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习近平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各乡镇党委、政府要从完成精准扶贫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选准配强乡镇扶贫干部,调整充实工作力量,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乡镇扶贫办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履行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职责;严格贯彻执行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制定本乡镇扶贫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开展精准扶贫;协调好定点扶贫、行业扶贫和干部驻村工作等。要做好乡镇扶贫干部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作风实、讲奉献的扶贫开发队伍。

(三)加大资金投入与监管。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要求我们继续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重点建设资金、专项资金,以及银行贷款、国债资金,助力西丰脱贫步伐。同时整合财政、发改、扶贫、城建、农发、水利、交通、林业、人社、教育等部门资金,集中安排、重点投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此外,还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加大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

(四)严格绩效考评制度。2016年开始,要建立并使用扶贫开发效果监测评估体系,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把扶贫目标任务、扶贫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乡镇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奖优罚劣;将乡镇扶贫机构建设作为乡镇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将县直各单位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帮扶投入效果(主要是驻村工作)纳入县直部门考核内容,对没有完成扶贫任务的派出单位,将延长其帮扶期限,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五)加强扶贫宣传工作。扶贫宣传是党和国家宣传工作全局中的一条重要战线,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讲话,从扶贫理论体系系统认识和落实宣传工作。今后五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将到贫困村专题调研扶贫开发工作3次以上,有派村任务的县直机关主要领导每年专题研究帮扶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3次以上。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和总结本地区本部门的先进典型和宝贵经验,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深入宣传。每年10·17”扶贫日,我县将联合县广局录制扶贫专题纪录片,对全县扶贫开发政策、重点工作、扶贫开发成果和典型经验进行重点播报,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扶贫攻坚的浓厚舆论氛围,为扶贫开发中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全县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创新扶贫方式,真正围绕群众脱贫出实招,要把脱贫攻坚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形式主义的扶贫,不建形象工程的样板。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