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葫芦岛 -> 扶贫简报
  扶贫简报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脱贫攻坚快报(2017年第8期)
发布人: 石佳玉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7日 来源:葫芦岛市扶贫办

脱贫攻坚快报

8期(总第24期)

  葫芦岛市扶贫办                          201765


编者按:

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的治本之策,但是发展产业也要因地制宜,切忌盲目照搬外地经验。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结合起来,把企业效益与贫困群众增收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业扶贫机制,将各方的积极性和利益联结在一起,形成产业扶贫的合力。扶贫离人民群众最近,脱贫攻坚只有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才能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建昌县光伏扶贫开花结果

2016年,市政府启动了建昌县光伏扶贫工作,市发改委、扶贫办积极配合建昌县编制完成了光伏扶贫方案,并上报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经过多次与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的沟通协调。2016年底,我市建昌县4.6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被纳入国家光伏扶贫计划,这也是我省获批的第一个光伏

jpg

扶贫项目。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关于印发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6280号)要求,项目建成后可帮扶贫困户1.1万户,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不低于3000元。

为把光伏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建昌县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建昌县昌盛光伏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并邀请东北电力设计院、辽宁电力勘察设计院等甲级资质设计单位对县域内太阳能资源、地理条件摸底调查,进行技术论证,制了《建昌县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及《建昌县光伏扶贫实施方案》,使光伏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等相关政策的支持。

建昌县光伏扶贫项目主要采取两种收益模式:一是入户式光伏扶贫项目。针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其建筑屋顶或房屋附属空闲场地,投资建设3.15KW分布入户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与2408户贫困户签订协议,完成基础浇筑2177户,实现976户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发电,976户入户式光伏扶贫项目已经获得2-3月份电费及补贴共计329198元,平均每户337元。

二是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即在荒山、荒坡为主的具备光伏发电条件的空间,进行分布式村级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目前,第一批6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每处装机容量300KW,总装机容量1800KW,预计630日之前完成。第二批村级光伏扶贫项目选址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今年完成5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的建设工作,届时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000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连山区旅游扶贫效益日增

连山区积极发展旅游扶贫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依托山海观光游、宗教文化游、生态农业游、森林生态游、红色旅游等景区提质升级,逐步形成旅游与农业、林业、商业等相关产业融合的大旅游产业体系。

依托果业基地发展采摘游。寺儿堡镇开心樱桃园是我市较大的樱桃生产基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绿色无污染的特色产品,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休闲采摘,日接待游客1000人左右,年收入200多万元。通过产品销售有奖制、贫困户优先务工、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后峪村国标贫困户20户、45人实现每户每年收入1500元。随着休闲采摘游的发展和产业项目的壮大,樱桃园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多种就业岗位,现有务工人员70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左右,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久星果业位于连山区塔山乡老官堡村,是一家以葡萄、樱桃育苗种植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该企业致力于打造以采摘为主,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示范、精准扶贫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农业。目前,久星果业带动贫困户30户、99人,以入股分红和务工的形式,每户每年实现收入1500。该项目还解决了本村贫困户100余人就业。

依托风景旅游区发展农家乐游。山神庙乡凉水井子村属省级生态村,市级宜居达标村,该村依托灵山寺风景区,积极引导具有一定基础和特色的农户开展农家乐,通过农家乐共带动国标贫困户87户、161人,人均年收入2000 元。全村现有高标准农家乐示范户30余户,可提供130多个床位,1500人就餐,直接从业人员70余人,年收入70 万元。

依托交通便利发展城郊游。锦郊街道团北村花千谷利用处于葫芦岛北站与京沈高速葫芦岛出口结合处,交通十分便利的条件,致力于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水果采摘、农业认领、精准扶贫为一体的城郊农业旅游示范基地。该基地包括水果采摘区、农业认领区垂钓区、餐饮区、家禽认养区、大樱桃裸地采摘区。基地带动刘台子村、团北村的贫困户144户、354人,每户每年入股分红1500元以上,通过利润分红、基地务工等形式的带动,实现两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兴城市碱厂乡特色扶贫精准到位

创新扶贫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助脱贫。碱厂村地处碱厂乡中心,人口居住密度较高,劳动力较聚集。乡党委创新扶贫模式,积极探索“党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与兴城市扶贫办、工商联等部门经过多次研究探讨,借力兴城市泳装产业整体优势,开办村级集体泳装加工企业,有效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发展难的问题。

20174月,碱厂村自筹50万元、扶贫办专项资金解决30万元、金融扶贫贷款30万元成立了泳装股份公司,其中全村7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占股49%,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占股51%。公司产生利润后,将按户所持股比例进行分红。

目前,企业已有生产工人88人,全部为当地农民。其中,45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3人。预计公司年创造利润150万元,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增收近2000元。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果业经济助脱贫。碱厂乡紧紧依靠资源优势,利用扶贫项目资金、财政果树改造专项资金等,确定了鼓励修建生态梯田,发展以红南果梨为主要品种的精品果业产业扶贫。白庙子村成立了“碾盘沟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实现由党支部引导,合作社服务,贫困户受益的带动发展模式。合作社扶贫基地占地1500亩,种植红南果梨树4万株,修建方塘蓄水池等水利设施20余处,修建恒温存储库5个。

通过基地带动,全乡发展红南果梨树10万株,已达产2.2万株。其中,2016年新栽植红南果梨树2万株,嫁接换头老梨树2万株;2017年新栽植红南果梨树5万株,嫁接换头老梨树1.4万株,受益人口近2000人。未来三年内,碱厂乡红南国梨树将发展到20万株,生态梯田到2万亩,同时利用红南果梨的资源优势发展采摘和乡村旅游业。目前,碱厂乡红南国梨已完成“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产品认证,正在争取申请“碱厂红南果梨”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实现产业高端化。盛果期时,将实现带动70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约占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三分之一,通过发展红南果梨树、采摘园和乡村旅游,人均增收1.5万到2万元的目标,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